
使用这两类赋形剂的目的.是为了将药物细粉润湿、粘合制成颗粒以便于压片。若药物本身具有粘性,如中药浸膏粉及含有粘性成分的药材细粉等,只要加入不同浓度的乙醇或水,即能润湿,并诱发其本身的粘性、使聚结成软材,以利制粒、压片,此乙醇或水称为润湿剂。粘合剂可以是液体或是固体细粉,一般地说,液体的粘合作用较大,容易混匀,而固体粘合剂往往也兼有稀释剂和崩解剂的作用。
常用的润湿剂和粘合剂有以下几种:
1、水 水为润湿剂。凡药物本身具有一定粘性,如中药半浸膏粉或其他粘性物质,用水润湿即能粘结制粒。在转动制粒法中,常以水喷雾润湿制粒,经济实用,但应注意使水分散均匀.以免产生结块现象。
2、乙醇 乙醇为润湿剂。凡具有较强粘性的药物,如某些中药浸膏粉等遇水或淀粉浆后,易结成块,不易制成颗粒;或在加热干燥时易引起变质的药物;或药物在水中溶解度大,使制粒操作困难;或颗粒干燥后太硬,压片产生花斑,崩解越时限等。均应采用乙醇为润湿剂,以克服制粒时困难,并缩短受热干燥时间。 3、淀粉浆 俗称淀粉糊,为最常用的粘合剂。淀粉浆系由淀粉加水在70℃左右糊化而成的稠厚胶体液,放冷后呈胶冻样。淀粉浆的优点是:能均匀地润湿片剂粉料。制出的片剂崩解性能好;对药物溶出的不良影响小。本品适用于对湿热较稳定的药物.而药物本身又不太松散的品种。一般选用浓度为8%-15%.以10%为最常用,亦有低于 5%或高于20%者,可根据主辅药的粘性、水中可溶性及颗粒松紧要求等适当选用。
淀粉浆的制法有:①煮浆法,粘性较强;②冲浆法,未能完全糊化,因此,粘性不如煮浆强,但制粒时较易操作。糊精浆的粘性稍大于淀粉浆, 中药片剂主药粘性不足时常选用, 亦可配成10% 糊精浆与10% 淀粉浆混合使用; 乙醇糖浆试用于用低浓度的乙醇(60%以下) , 制粒时粘性过强, 无法制粒, 而用较高浓度的乙醇制粒时, 又易产生松裂的情况。乙醇糖浆的配制为: 砂糖5kg+ 水3L → (加热) 溶解乙醇10L →混匀(必要时过滤)。
4、蔗糖浆、饴糖、炼蜜、液状葡萄糖 这四种液体粘性都很强,蔗糖浆适合于中药纤维性强的或质地疏松的,或弹性较大的动物组织类药物,因为这些药物本身粘性极差,且各具有特殊性质,必须用粘性较强的粘合剂,才能粘合成颗粒,压片。一般使用浓度为50%~70% (W/W) 液体葡萄糖适用的药物与蔗糖相似, 常用浓度为25%和50%; 饴糖和炼蜜的粘性均很强。常用于纤维性强及质地疏松、容易产生裂片的有色片剂。
5、阿拉伯胶浆、明胶浆 两者的粘合力均大。适用于易松散或要求硬度大的片剂。如口含片。常用浓度: 阿拉伯胶浆为10%~ 20% , 明胶浆为10%~15%。使用时必须注意浓度与用量,总浓度太大,用量过多,会影响片剂的崩解度。在淀粉浆中加入20% 的明胶浆(10∶1) , 用于生药片制粒, 片剂的硬度、光滑度、崩解度均较好, 指出淀粉明胶浆是一种优良的粘合剂, 用于提高易碎片的硬度令人满意。
6、纤维素衍生物 甲基纤维素、羧甲基纤维素钠、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、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均可用为粘合剂。可用其溶液,也可用其干燥粉末,加水润湿后制粒。纤维素衍生物溶液常用浓度为5%左右,配方中加入量一般为1%—4%。纤维素衍生物的聚合度和取代度不同,其粘度等性质亦不同。
乙基纤维素溶于乙醇而不溶于水,可用作对水敏感的药物的粘合剂,但对片刘的崩解和药物的释放有阻碍作用.有时用作缓择制剂的辅料。
7、其他 聚维酮(PVP)溶于醇或水,可用其10%左右水溶液作为某些片剂的粘合剂,或用3%-15%的醇溶液,作为对水敏感药物的粘合剂。 海藻酸钠、聚乙二醇及硅酸铝镁等也可用为粘合剂。中药稠膏,既是药物原料,能起治疗作用,又有粘性起粘合剂作用。